【推荐】三年级写物作文合集五篇
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,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,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,让自己的心静下来,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。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写物作文5篇,欢迎大家分享。
我的家乡是杭州,杭州西湖上的断桥闻名五湖四海。今日断桥,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,长8.8米,宽8.6米,有着古朴淡雅的韵味。
春天,暖暖的春风迎面而来,断桥迎着微风跨在水平如镜的湖上,不算太弯的线条更显出了它那朴素和优雅的独特风味。此时的断桥,宛如一个害羞的少女,亭亭玉立地站在水中,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游客。断桥和柳树、桃树、西湖配在一起,让人感到十分舒心,十分惬意。它为春天增添了一丝盎然生机,真的可以称为“西湖十景”中的一绝。
盛夏时节,柳树长出绿叶,桃树开出红花,桥洞下便成了最受欢迎的地方。人们坐着小船在桥洞里边看景边乘凉,那长长的、细细的好像门一般的桥洞每天都会给游人们带来凉爽和愉悦,更给游客带来一种美的享受。
秋天,落叶纷飞,连俗话说的“一株杨柳一株桃”都没有夏日的葱郁了。几片落叶随凉风一起落入水中,飘向断桥。从远望去,水中的落叶和断桥相配合,不仅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,断桥那雅致的韵味也一览无余。在秋风中,最显眼的就是那用青石做的桥身,它立在风和水中,给人一种安全感和温暖感。断桥成了一位慈祥的母亲,用大手拥抱每一位游客。
冬天下雪,银白色的雪花落下来,落在树上,落在桥栏上,落在桥板上,到处银装素裹。低低的桥栏积上了厚厚的白雪,从远处看,如同一条白色的链子,时断时续。在雪花中,在寒风中,断桥仿佛一个坚定、顽强的人,挺立在湖面上。这样的美丽雪景,多么符合“断桥残雪”这个好名啊!
断桥有着古朴淡雅的韵味和悠久传统的历史,怎不让人喜爱呢?
自评:这是我学了《桥》这单元的习作,要求写自己熟悉的桥,让我想起了老家西湖的断桥,它是那样的特别,就对它一年四季的景色进行了描写。
相关知识:西湖断桥名字的由来
断桥之所以叫断桥是有四个原因。
一是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,所以叫断桥。
二是以前桥边住着一户姓段的人家,段与断谐音,因此叫断桥,典故上面那位说的很清楚了。
三是冬季下过雪后,较高的向阳的那段桥的积雪总是先融化,远远看去就像断了一样。所以叫断 桥,断桥残雪的景名也由此而来。
四是清代康熙皇帝来到这里,留下断桥残雪御碑,于是,至此后逐渐统一了口径,叫断桥。
我家养了五只可爱的金鱼。它们有金灿灿的外衣,一双大大的眼睛。它们十分胆小。
记得有一次,我轻轻地把收放进鱼缸里,小金鱼一点也没察觉。我就捉弄它们,它们吓得落荒而逃。我哈哈大笑起来,过了一会,我又像刚才一样,又把手放进去捉弄它们,它们好像没吓到一样,它们还嘲笑我呢!我一生气,就用力地捉弄它们,它们飞快地游来游去。经过一番折腾,小鱼们好像吓得不轻,就一动不动。
妈妈还告诉我,小金鱼睡觉的时候是睁着眼睛。我惊奇地问:“为什么。”“因为金鱼没有眼皮。”妈妈告诉我。
因为有了小金鱼的陪伴,我的生活更充实,更快乐。
“绿竹半含箨,新梢才出墙。雨洗娟娟静,风吹细细香。”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`《咏竹》,竹子这么美丽,我们为何不赞美它呢?
春天,经过蒙蒙春雨的滋润,竹林焕然一新,长出嫩绿的新叶,竹笋犹如一把锋利钢刀,穿破泥土,冲破顽石,拼命往上长。
夏天,一阵大雨过后,竹子更是婷婷玉立,晶莹剔透的小水珠含在茂密的绿叶里,阳光一照,像无数洁白无瑕的珍珠在闪动。
秋天,风卷残云,电闪雷鸣、满天乌云,暴风雨来袭,这可是直面对的最大的灾难,有的植物被暴风雨折断,有的植物凋谢……而竹子仍然不变,还是挺拔的站在那里。
冬天,北风呼呼地吹来,竹子虽然落叶了,但它四季长青,突然,一场大雪来临,其它的植物都被大雪压垮了,可竹子还是像一个英勇的卫兵,坚强勇敢地挺立在雪地里。
竹子啊,你的这种不畏困难的精神真令人敬佩!
它是我养的一头水牛,原本它只是一头小牛犊,但现在,它已经长大了,单单是头上的那对大角,就足足有半米长,整个身体有着三头猪那么大,有着一千多斤重。但以前,它还是一只小牛犊。
我八岁那年,它才刚刚出生,还小,还只是一只小牛羔,却早已有着成人的身材和体重我更小,瘦小羸弱的身体,它要是站起来,一定会比我还高。那时,每天放学,我就拉着缰绳,牵着它的鼻子,领着它去田野里吃草。我用绳子,把它绑在了一棵歪脖子树上,然后就双腿一蹬,手一使劲,缓缓往上缩,爬了上去。我躺在上面,看着下面的它在静静的吃草,它可真够绝的,“斩草不除根,春风吹又生”,它所过之处,有好长的一段时间,那里光秃秃的一片,草再也没有长出来。我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它用它那不算锐利的牙齿,一点一点的把草叶给磨掉,草叶的切口是那么的细。它真的很贪心,就连草的根和茎也给慢慢的磨掉了,它也真的很勤劳,从小就遗传了父母情的基因,它所过之处,每一寸土地,它都给翻了一遍。
等到我九岁的时候,它已经长得足足有一头***猪那么大了,我已经不再用缰绳拉住它了。我只是一声轻呼,它便慢悠悠的走到了我的身前。我亲昵的抚摸着它的头,它也愿意把头伸到我的身前。我抚摸着它头上突出金黄色的绒毛,用手擦拭着它头上刚凸起不久的小肉包,用嘴轻轻地吹干上面的水珠。接着,我用脚顶着石头,抓住他那还算硕大的身体,使劲一跃,双腿不停地往上蹬,我稳稳地落在了上面。不,应该是它稳稳地接住了我。我轻轻地拍打着它的脖子,它抬起腿,慢悠悠的往往前方走去。
后来,我十岁了,它也长大了,它已经开始帮爷爷下地干活了。爷爷带着它来到了田里。在它的身上套上厚重的绳子,它低着头,默默地拉着铁犁,走在前面,爷爷把铁犁压进土壤里。它一步一脚印,每一步都显地那么沉重,但所过之处,都留下了一道线的痕迹。就这样,它帮爷爷干农活,把整个一亩三分田的土壤,都给松了一遍。耕好的地整整齐齐,呈一条线状,在农田里,出现了一条条整齐的凹凸线,就跟现在机器耕过的一样。
它是一头水牛,勤劳善良的水牛。
科技发达了,街道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机动车的身影,但是,古老的三轮车仍旧穿梭在大街小巷中,给小城增添了不少生趣。
三轮车大约长两米,像自行车那样高,但和自行车不同的是三轮车有三个轮,前面一个,后面两个。前面的这个轮支撑着车夫坐的车垫,后面两个轮是支撑着乘客座位的。
乘客座位上的垫子软绵绵的,想沙发一般。后面还有一个墨绿色的车蓬,它为乘客遮阳光,挡风雨。
有一次,我乘三轮车,穿过一条条风格不同的街道。坐在乘客座位上,望着耸立在两旁的建筑,听着这个车夫跟哪个车夫打招呼、谈话,觉得有说不出的情趣。如,一点儿也不手忙脚乱。不管这么拥挤,他总是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。就算遇到小路,他总能平稳地穿过,而且速度很快,还能做急转弯。两边的建筑不停地往后退。我的眼睛忙极了,不知看哪一处好。
三轮车成了我市最古老的交通工具。不少商人夹了大包小包的货物,图省钱,急急忙忙地走上三轮车,到不远的地方做生意;一些有外国来的游客,为了看看我市优美的景色,就坐上三轮车,叫车夫驶慢一点,好让他们慢慢观赏,他们边走边看边笑;不少孕妇为了自己与将要出世的孩子的健康,都坐上了无污染的三轮车去逛街;还有一些年老体迈的人,领着他们孙子孙女,坐上了三轮车去公园玩耍……
三轮车啊!虽然现在的机动车可以取代您,但是,在我们的生活中,不能没有您。您给我们带来了方便,您给我们带来了乐趣。
文档为doc格式